【中美貿易戰】印度取代中國 成外商併購目標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8/12/27 08:55

分享:

分享:

在中美貿易戰前景不明朗下,不少外國買家都將投資轉移到印度。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,外國投資者在印度的收購金額已超過了在中國的規模,主要因他們看好印度未來的經濟增長。
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,根據Dealogic的數據,今年以印度公司為目標的併購交易總額達到了937億元(美元,下同),較去年增長52%,是印度於1990年代開放以來的最高水平。

今年以印度公司為目標的併購交易總額達到了937億美元

此外,外國在印度的收購金額也超過在中國的規模,收購者在印度花費395億元,而在中國為328億元。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正在放緩,並在與美國打貿易戰。

沃爾瑪收購為全年最大規模

其中,沃爾瑪斥資160億元收購印度電子商務公司Flipkart Pvt Ltd.的多數股權,成為今年印度市場規模最大的收購交易。此外,印度科技公司還吸引了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Naspers Ltd和螞蟻金服務等投資者。

對此,巴克萊(Barclays)駐印度董事總經理兼銀行業務主管Pramod Kumar表示,印度的經濟環境有利於交易活動。目前,印度的經濟增速超過中國,並有望擁有龐大的高消費人群。政府智庫NITI Aayog的報告顯示,到2030年,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近一倍至5萬億美元。

破產法出台刺激收購

另外,破產法出台使數百家公司進入破產程式,其所有者失去控制權,導致大企業紛紛收購陷入困境的較小同行。Kotak Investment Banking首席執行長S. Ramesh表示,企業所有權的結構已逐漸變得金融化。

不過,外界認為收購印度上市公司的步驟仍過於複雜。Vodafone India和Idea Cellular Ltd. 去年開始的合併交易耗時18個月才完成,而明年的印度大選將暫時放緩收購交易的步伐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